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只见碑体形似铁索,“5·29”的数字定格了一个光荣的日子。北面是聂荣臻元帅撰写的碑文,第一句就是“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
84年前,中央红军左右两路夹击奔向泸定桥,开路先锋红四团一昼夜急行240里,在夺桥战斗中22位勇士匍匐前进,一寸铁索一滴血。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朱德在10多年后仍感叹“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1935年5月26日,中革军委作出沿大渡河东西两岸分兵北进,迅速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因敌情突变,28日,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出发没走多远,就接到必须提前一日,即29日夺取泸定桥的命令,而此刻离泸定桥尚有240里。”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一处副处长宋键介绍,“能不能到达并夺取泸定桥,成为决定红军生死命运的关键。”
“红四团来到大渡河边,为了抢时间,决定不做饭不睡觉,大家吃干粮、喝冷水,忍住疲劳一路向前。”甘孜州委党校高级讲师八足林青说,行至杵泥坝,对岸有一路敌军正打着火把向泸定桥增援,红四团指挥员下令也点火把前进。敌人发出了信号,红四团按俘虏提供的号谱进行联络,打消了敌人猜忌,继续冒雨前行。
“道路泥泞,红军用沾满泥土、血肉模糊的草鞋跑赢了时间。”今年78岁的邓明前就是本地人,听父亲讲,那年红军曾路过他家门口。“距泸定桥还有13里,有段山路很难走,宽度只能容下一人通过,悬崖边就是大渡河,一摔跤便会滚下河。”邓明前说,红四团经过这里时天还没亮,他们用绑腿作绳子相互拉着,把部队串联起来往前走。1935年5月29日黎明,红四团按时赶到泸定桥西岸,并占领了西桥头。
泸定桥东面是东灵山,西边是海子山,两山之间的大渡河奔流而过,13根铁索连接东西两岸。“红军到达时,守敌已拆除大部分桥板,还在东桥头构筑了工事。”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专家龚自德介绍,红四团挑选出22名勇士组成夺桥突击队,第二梯队紧跟着突击队铺桥板,同时在桥头配备强大火力。当天下午,全团号兵集中在西桥头吹响冲锋号,打响了夺桥激战。
李友林是22位夺桥勇士之一,他的儿子李理告诉记者,“父亲回忆,他当时只想着夺下泸定桥,听到军号声和呐喊声,奋不顾身向桥头匍匐攀爬。冒着枪林弹雨,父亲在铁索上不停改变着爬桥姿势,正要接近对岸时,敌人在东桥头放火,铁索被烧得滚烫,父亲不顾熊熊烈火冲过去。红军部队前赴后继,父亲同紧跟上来的战友一起,与敌人展开巷战,敌人伤亡惨重落荒而逃。”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奇绝惊险的战斗,为中央红军实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一战略目标开辟了通道。”泸定县政协原主席孙光骏指向桥头说。
如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下,前来瞻仰的人们一批接着一批。60多名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退伍老兵来此参观,曾当过班长的陈义华说:“应该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教育。”纪念碑第一代讲解员祝太兵介绍:“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到此参观学习,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军精神。”
频道推荐/

百余年前,梁启超曾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喊。举... [详细]
阅读排行/
热门推荐/
精选内容/
- 本禹志愿服务大讲堂走进紫阳观社区
- 武汉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石松赴安徽芜湖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 强化海事司法协作 共护长江经济带发展|武汉海事法院院长贾石松一行到南京海事法院调研
- 湖北省监狱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宜城举办首届"党建+"校长论坛
- 刘超先生诗集《八千里路》捐赠仪式在 市图书馆隆重举行
- 央视总台国际传播纪录片《襄阳四季》 走进宜城开拍“夏季”
- 国内首创——艺术展览为乡村振兴带货
- 湖北:抢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 争做会计数字化转型先行者
- 助力乡村振兴!江苏银行苏州分行落地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三农贷款“园梦宝”
- 湖北省监狱局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大会
-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加强新闻策划 促进对外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 襄阳市"宋玉杯"诗词大赛在宜城启动
- 湖北省监狱局班子成员赴社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 湖北省监狱局政治部组宣处党支部开展 “建设先行区 干出‘小精彩’” 主题党日活动
- 楚人与凤对话:传导了顽强坚韧勇敢的精神
- 生活不易,唯有努力:地大后勤人有志竟成
- 降本增效 共建节约型“双碳”校园
- 【隆中散文奖参赛作品】刘阳 | 凤鸣诗乡
- 我驻足观望,想象它的内部和表面